西昌“四君子”首義“五鄉(xiāng)賢”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推翻帝制實現(xiàn)共和,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際,我們深切緬懷參加辛亥革命為推翻清政府的同盟會員西昌“四君子”和首義“五鄉(xiāng)賢”。
同盟會西昌“四君子”
高尚志,西昌川興人,后遷西鄉(xiāng)鄉(xiāng)廖家院。1903年赴日本求學期間加入同盟會。武昌起義前后歷任二十九標副代表,新軍參議部副長,軍務部副長,后回川宣傳革命主張,并發(fā)展劉次平、王西平、朱用平(人稱三平先生)入會,組建西昌同盟會。保路運動暴發(fā)后,尚志返昌發(fā)動民眾組織暴動。1917年中華民國軍政府在廣州成立,孫中山大元帥授以高尚志為“大元帥參軍”要職。因高尚志長相與孫中山相似,經常化裝代大元帥赴險履難,出生入死,忠心耿耿。1931年病逝,時年45歲。
陳希曾,西昌經久鄉(xiāng)馬鞍山人。弱冠補博士弟子員。早年考入東文學堂,留學于東京明治大學法學部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期間返川,保路運動中與董修武,龍鳴劍密謀革命,后任高等檢察廳長,在邛崍等地清理積案,平反冤案,深得民心,又任四川民政部長,上川南喧慰使。
李馥,西昌四牌樓人,早年赴日本東京明治大學研習法律期間加入同盟會。歸國后滲入清政府工作。1911年10月10日參加武昌起義,并隨蜀軍進入軍政府工作,成渝合并后任地方法院推事,執(zhí)法不阿,頗著賢聲,民國五年在宣漢任知縣,為保城中父老冤遭軍閥戮自戕殉職,人民感戴其德,立祠以祀之。
楊肇錫,西昌西郊鄉(xiāng)人,四川武學堂出身赴日觀摩秋操演習期間接受革命思想影響,歸國后加入同盟會。保路運動之初奉命回川,歷任成都兵工廠總辦,川軍旅長、師長、國民代表大會代表等職,為辛亥革命效力。
西昌辛亥首義“五鄉(xiāng)賢”
劉次平、西昌小廟鄉(xiāng)董家堡子人,四川高等農業(yè)學堂蠶桑科畢業(yè);王西平,西昌月華鄉(xiāng)安寧場人,四川通省師范校畢業(yè);朱用平,西昌西鄉(xiāng)鄉(xiāng)武顯廟人,肄業(yè)于汪九曲政法學校;劉芷汀,西昌城關滴水巖人;張躍堂,黃聯(lián)毗鄰小中壩人,黃聯(lián)關民團團總。
保路運動中,高尚志與在蓉求學的同盟會員劉次平、王西平二人暨西昌鄉(xiāng)人賈毓煥奉命返昌與朱用平發(fā)起組織西昌保路同志會,公推劉芷汀為會長,通電響應并分赴縣內各地宣傳,發(fā)動寧遠中學和兩所小學罷課示威。此間,劉芷汀率學生涌向街頭痛斥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宣傳孫中山先生“軀除韃虜,恢復中華”之革命主張。西昌藉同盟會員高尚志、陳希增、李馥、楊肇錫及劉次平、王西平、朱用平共謀策動張躍堂武裝起義,極大推動了西昌推翻帝制、追求共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
1911年農歷九月初六,陽歷10月27日,張躍堂在同盟會員愛國主義的啟發(fā)下,以所轄民團“克字營”為基本力量,廣絡安寧河兩岸萬余漢、回、彝、蒙族民眾,集結數(shù)千人在“廢苛政,殺貪官,滅洋人”的口號下揭竿而起,以捆送匪人為名浩蕩入城,直入縣府,立殺縣府知縣章慶,此人以刮財能手著稱,橫征暴斂,敲骨吸髓。傳說就是擔糞的農民過街他也要征一文錢的糞稅,故有章剮狗之稱。起義官兵提著章慶的頭顱游街示眾,市民拍手稱快,一時轟轟烈烈??上Яx軍中寧遠知府王典章計,騙張躍常說“章知縣專橫,你們殺他甚好,但你須出城,勿令軍民誤會,對你們不利”。張躍堂受騙,退守瀘山劉公祠一帶,后被王典章總鎮(zhèn)董南武圍攻殺害義軍六、七百人。隨后又在馬道鎮(zhèn)南寺殘殺寺內躲避的起義回族等數(shù)百人。張躍堂則被知府王典章處死于中營壩(現(xiàn)州一醫(yī)院門樓處),同時就義的還有躍堂的三兒子和女婿及義軍兩位領導黃國成和殷翠云。行刑時,張躍堂痛罵不止,豪氣沖天,大義凜然。
辛亥革命,西昌在同盟會“四君子”和首義“五張賢”的影響下,德昌、會理等縣也相繼發(fā)生民眾聚會、攻城逐令的斗爭威震朝野。
張躍堂舍生取義,殺身成仁,效命共和,壯哉!辛亥先軀永垂千史。